慈航远洋 - 感恩|包容|智慧
修行日记---福报与因果(二)

时间:2016-09-13 13:44 | 作者:法悦 | 点击:

【快速阅读】:行善可以积福,就等于是往桶里倒水。善可以有很多,只要是利益众生的事就是善,身口意都可以做。

 


【题记】这是企业经理人“莲华讲席”里的一堂课,感谢法悦师兄在企业福报及六道分析方面的洞见和最早探索。特别鸣谢,阿弥陀佛!

 

    但是如果我们修行了,就有什么好处呢?修行了我们就知道区分善恶了,恶是什么呢?就是自私自利,就是做只对自己有好处,而对别人没好处,甚至是损人利己的事。造恶,或者说犯戒,就会导致我们的桶有好多的洞,就会把水都漏掉,福都漏掉。而行善呢,就是助人为乐,帮助别人,做有利于别人的好事。行善可以积福,就等于是往桶里倒水。善可以有很多,只要是利益众生的事就是善,身口意都可以做。比如嘴上说一句好话;身体力行,有什么事帮人去解决;或者脑子里起一个善念,看见一个人有困难,马上就想他能好起来就好了,能得到帮助就好了。这些都增长我们自己的福德。

    行善跟造恶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关系。为什么很多人修行了以后仍然还不好?因为他行善往里倒的水,不及他往外漏的、用得快。这个我们小时候上学经常做一个应用题,就很容易理解。说澡堂的水池子,上面哗哗地开着水,下面哗哗地漏着,你什么时候能灌满呢?这就是我们很多修行人,他一方面往里倒水,一方面还漏,所以他这里面的东西,始终达不到满。如果我们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,就知道一定要持戒修行,一方面把这里所有的洞赶紧该补得补,把这个桶保护好;另一方面再通过修福的方法不断积累。这样的话,他的水慢慢就能满,相对应的福德、福报也就提升了。所以除了修福行善,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断恶,或者尽量少造恶,让漏掉的比注进去的少,这样才能提升福报。这两者是必须结合起来的,而不能光说我行善了,一定要有好处,这不见得。

    那么修行学佛,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?这就讲到福报的三个层次的问题。第一个层次是凡夫,只漏不进;第二个层次是有进有漏。这都是从水的量上去区分的,那么解决第三个层次的问题,修行学佛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?我们回到这个问题的原点。当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,由于他过去所造的因,导致他的福有大有小,表现最根本的是什么呢?就是他这个桶有大有小。桶小,装的水就少;桶大,可能装的水就多。什么决定了这个桶的大小?从佛法上讲,就是心。心量决定了这个桶的大小。或者翻译成世俗的话讲——格局,这个人够不够大气,决定了这个桶的大小。一个人,如果他的心里能装得下一个部门所有的人,他就可以做这个部门的负责人;他如果能装得下整个企业的人,他就可以做这个企业的CEO;他如果能装得下整个国家的人,他就是国家主席,是这样来决定的。

 

 


    从学佛的角度就告诉我们,提升福报最根本的,就是加大这个桶,这是改变最彻底的地方。实际上就告诉我们最根本的是什么呢?就是发心,就是要扩大我们的心量。过去我们虽然也能做点善事,但是这个行善是有限的,我们这个桶是有限的,虽然我们想帮助别人,但很多时候想的是为自己能好。这就像《地藏经》里讲的,行善的发心不同,效果会大大的不同。如果说我们这个心里就是为了自己,或者为了自己一个小团体,那可能我们行善的回报是非常有限的。而当我们把这个桶变得很大,装下很多人,为很多人去着想,结果马上就不同。经上讲同样做一件事,为什么有的人得到很大的利益,能够累生累世地做天王,而有些人只能是一生、两生、三生地享受福报?并不是说我们给得不够,而是说我们自己装不下。就是这么个原因。

    这个桶的大小跟心量相关。大家注意:是跟心相关,而跟心外边的一切不相关,跟外在的、表层的这些东西不相关。包括跟我们嘴里怎么说,跟我们表面上做的事不相关,只跟我们的内心、内在真实的境界相关。很多人读了《地藏经》,对回向问题非常关注。回向的意义是什么呢?回向首先是一个方向。我们做的这个事,有功德也好,有福德也好,我们把这个目标导向哪里?把这个利益导向哪里?《地藏经》上讲,如果我们导向众生,那这个利益得到的就大。如果导向自己,或者自己的小团体,那得到的利益就小。但它并不取决于我们嘴上怎么说这个回向,而唯一取决于我们是以什么心来做这个事。即使我们嘴上说回向给众生,实际上做事过程中自己的心很小,那最终结果也只能是很小。回向与我们的心是相辅相成的,内外一定要一致,如果内外不一致,表里不一,那显然内在是什么样,结果就是什么样。

 

 


    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,从现在的情况来看,怎么样去扩大这个桶呢?过去有个故事讲得也很有意思。就说有个人拿着一个小酒杯打水,打一杯觉得水太少,他想是不是我们家自来水管子太细呀?我得找一个宽敞点的地方,去找条小河我去舀的话,就能舀多一点。于是他就到河里去舀,可是发现还是就舀上来一点。他想可能这河里也不行,秋天的水干了,如果上大河去,甚至到海洋里去,一定能舀得多。结果舀来舀去,永远只能舀出那么多。这个故事听起来,我们觉得这个人很愚痴,但实际上意思是一样的。如果这个心量不扩大,如果不换个容器,它始终就能装这么点,而并不在于你上哪儿去装。我们事情干不成,怨员工、怨合伙人、怨单位,怨这怨那,结果就没想到其实是自己的问题。
 

(责任编辑:慈航远洋)

Copyright © 2015 cihangyuanyang.com. 慈航远洋 版权所有
京ICP备09009187号-1 |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37号